一缕金银香,清热解毒千年方
金银花,又名,忍冬,双花。属于半常绿缠绕藤本植物,其茎中空且能匍匐生根,攀援生长,常被人们作观赏植物养在庭院中,其实它更是一味清热解毒的良药。最早以“忍冬”之名记载于《名医别录》,后《本草经集注》进一步描述忍冬的形态,“似藤生,凌冬不调,故名忍冬。但是当时人们多采摘其鲜藤叶入药。直到明朝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中最早出现“金银花”的名字。药用部位也从最初的藤叶入药,逐渐明确到以花入药。2020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收载的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。
道地产区与采收
山东、河南是金银花的道地产区,最佳采收季节为夏初花开前。
性状鉴别:不以“色”取药
金银花的性状鉴别特征:呈棒状,上粗下细,略弯曲,长2到3厘米,上部直径约3毫米,下部直径约1.5毫米,表面黄白色或绿白色。现今人们多喜欢绿色的,认为绿色的质优。其实颜色过分绿的多是未长大的小花蕾,而黄白色的才是近初开的花蕾,抗炎、抗氧化作用的木犀草苷含量最高。
药用价值与现代应用
金银花,性味甘寒,归肺、心、胃经,是治疗风热感冒、温病发热、痈肿疔疮、喉痹、丹毒的常用药。因其卓越的清热解毒作用,故而成为了夏季和秋燥时的家庭常备品。随着对金银花的不断开发利用,金银花红茶等保健茶品相继问世,无论从剂量可控还是携带方便等方面都更适合快节奏的现代生活。
?? 谨防混淆:金银花与山银花之别
金银花价高,故常有拿山银花冒充金银花。两者的区别,首先看绒毛,金银花通体密被短柔毛,山银花表面较光滑,绒毛少或无;其次看弯曲度,金银花略弯曲,山银花相对挺直;最后泡水看泡沫,放入热水中,剧烈摇晃,产生大量持久性泡沫者是山银花,因为山银花含有皂苷。